广州市初步建成基于CIM的建设工程监管一体化平台和融合监督系统

首页    CIM行业动态    广州市初步建成基于CIM的建设工程监管一体化平台和融合监督系统

来源丨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发布丨 CIM小编


本文字数:3935

阅读时间:3分钟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住房工作方面。房地产市场总体呈现复苏态势。围绕增信心、防风险、促转型的工作主线,全力稳定市场供应,引导市场预期,防范化解市场风险。今年以来,广州房地产市场总体呈现缓慢复苏态势,2023年,全市新建商品房成交1129.14万㎡,同比减少2.9%;二手商品房成交932.13万㎡,同比增长30.2%。住房保障力度持续加强。制定住房保障工作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出台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系列文件,将人才公寓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统一管理,多个人才公寓项目陆续开工。推动组建广州安居集团,完善国有住房租赁企业管理体制。完成十件民生实事工作任务,2023年全市共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7.65万套,基本建成公租房4441套、共有产权住房4214套,发放租赁补贴18450户。房屋安全管理形势平稳。全力推进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全市经营性自建房隐患整治销号率达到100%。委托专业机构对全市危房进行常态化安全巡查,抽查重要玻璃幕墙不少于350幢次。台风“苏拉”“海葵”期间,分别转移涉房屋安全居民1161人、1391人。物业小区治理取得新成效。开展物业小区治理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现全市住宅小区100%全覆盖督查。加快业主组织建设,2023年全市新成立业主组织超过600个,全市现有业主组织超过2000个,占符合条件物业小区约六成。

(二)城市更新方面。城中村改造积极稳步推进。牵头起草《广州市城中村改造条例》,研究制定“1+N+X”政策文件,牵头制定《关于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及相关保障性住房、优化审批流程等文件。成立城中村改造建设指挥部,建立健全“指挥部+公司”运作机制,实体化运作城中村改造工作专班。在新中轴线(海珠)、广州火车站、罗冲围片区、环五山创新策源区等四大重点片区开展“依法征收、净地出让”试点,其中罗冲围片区首期项目已启动征拆。积极拓展城中村改造资金来源,加快将一批城中村改造项目纳入国家城中村改造项目计划,研究成立城中村改造发展基金。1-12月,批复城中村改造项目15个、新开工项目12个。老旧小区改造提档升级。出台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老旧小区既有建筑活化利用、老旧小区存量公有房屋整合利用等配套政策,推进广州北站东侧、江南西等成片连片示范区改造。2023年,全市老旧小区改造开工127个、完工59个,惠及9.5万户家庭、30.4万人。

(三)城乡建设方面。重点项目加速建设。2023年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超额完成投资任务,连接白云机场T1、T2航站楼的东四、西四指廊投运,使白云机场航站楼成为目前全球最大单体航站楼,安置区项目累计封顶182栋、移交41栋,首批17栋已完成分房交付。华工国际校区二期实现全面交付并投入使用,图书馆单体建筑获得2022-2023年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四个市属综合管廊85.5公里廊体全面贯通,出台管廊有偿使用收费参考标准和管线迁改实施意见,推动管线有序入廊,规范管线迁改全过程管理,前三季度管线破坏数量同比下降41%。全国首批完成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累计录入信息系统94519公里管线数据,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市域地下管线信息脱敏与在线共享利用。村镇建设水平稳步提升。完成2022年度86条市级美丽乡村创建验收,开展2023年23条区级美丽乡村提质升级。落实省市“百千万工程”城镇建设任务要求,完成全市镇街分类工作,选树培育7个典型镇,推动1个省级农房试点。“新城建”各项试点任务顺利实施。探索智慧琶洲“规、设、建、管、运”全生命周期综合应用示范,完成全市中心城区1300平方公里三维现状信息模型建设,构建全市一张“三维数字底图”。公布首批优秀案例、广州市新型智慧城市和“新城建”十大标杆应用场景,完成“双智”试点,推动“智慧+品质”住宅建设,累计完成“新城建”项目109项。城市体检工作有序推进。健全81项城市体检指标体系,收集社会满意度调查问卷6.5万份。照明品质进一步提升。推进城市照明盲点暗区整治和路灯节能改造,整治有路无灯、亮度不足路段共569条,加装路灯2800盏,维修路灯101320盏,节能改造749条路、21312盏灯。开展夜景照明提升,中法重大外事活动亮灯保障工作广受赞誉,顺利举办2023年广州国际灯光节。完善人防领域相关政策的顶层设计。编制并印发实施规范性文件《广州市结建人防工程行政审批实施细则》,统一了结建人防领域审批标准,巩固了审批制度改革成果。编制广州市地方标准《城市民用建筑项目人防工程建设规划设计规范》,建立和完善了区域人防工程防护体系,节省项目投资,简化人防报建审批手续。

(四)建筑业发展方面。建筑业发展总体保持向上态势。前三季度建筑业总产值5682亿元、同比增长9.8%。发布我市第一批建筑业“链长制”示范企业名单,印发我市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实施方案,培育智能建造产业生态。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持续推进。出台我市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若干贯彻措施,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落地实施,在全国率先发布《工业化建筑建造规程》,明确广州新型建筑工业化建造发展路径。2023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1314.1万平方米、占新开工建筑面积48.42%,新开工绿色建筑2214万平方米、高星级项目占比约60%,竣工绿色建筑2724万平方米、高星级项目占比约63%。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可控。全年没有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总体形势平稳可控。扎实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和消防安全整治,初步建成基于CIM的建设工程监管一体化平台和融合监督系统,提升监管效能。

二、2024年工作计划

(一)坚持增进民生福祉,更好提高人民居住水平。推动完善住房供应体系。积极推进房地产优化措施落地见效,做好调控政策跟踪评估、市场监测和研判,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和资金监管,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加快推进房地产市场风险防范化解。建立健全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为主体的租购并举的住房保障体系,补齐保障性住房建设短板,提高保障性住房在住房供给中的比例,统筹解决城市户籍人口和引进人才住房困难问题。推动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筹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1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10万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8万户。修订建设“智慧+品质”住宅打造好房子好小区行动方案,评选一批示范项目,推动建成一批好房子。

(二)围绕城市高质量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市更新。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坚持城市体检先行,把城市体检发现的问题短板作为城市更新的重点,统筹推动城中村改造、既有建筑更新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城市更新工作,以城市更新带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全力推进城中村改造。持续完善政策体系,推动出台广州市城中村改造条例、城中村改造实施意见、城中村改造工作导则等配套政策。科学区分“留、改、拆”,对有价值的资源做到“应保尽保”,对于拆除新建和拆整结合的城中村坚持“拆、治、兴”并举。创新开展城中村改造专项体检,提出分类分级改造建议,科学合理编制城中村改造中长期建设计划、年度计划及城中村改造方案。严格落实“依法征收、净地出让”,确保城中村改造项目动则必快、动则必成。参照机场三期“指挥部+公司”机制,强力推进广州新中轴(海珠)、广州火车站、罗冲围、环五山创新策源区四大片区改造,实现首期项目全面开工建设。拓宽改造融资渠道,积极争取国家融资优惠政策、中央预算内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多种资金支持。加大城中村改造筹建保障性住房力度,重点推动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难问题。

扎实推进老城区有机更新。实施200个以上老旧小区改造,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成片连片高质量品质提升示范区建设。加大城镇危旧房屋改造,完善配套设施,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积极开展城市品质提升,推进广州城市新中轴贯通工作,助力实现老城市新活力。

(三)聚焦城乡融合发展,高标准推动城乡建设。全力攻坚白云机场三期项目建设,2024年完成西飞行区(四跑道)竣工验收,T3航站楼主体结构封顶。市属四大综合管廊项目完成联合验收,实现由建设阶段转入运营阶段,加快推动管线入廊。扎实推进村镇建设。加快典型镇培育,以示范引领推动全市美丽圩镇高质量发展。指导从化区做好重点地区农房外立面美化改造,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广州经验”。运用“绣花”“织补”等微改造方式,推动71条市级美丽乡村创建村提质升级。持续推进“新城建”试点任务,打造智慧琶洲“规、设、建、管、运”全生命周期综合应用示范,拓展新型智慧城市和“新城建”十大标杆应用场景建设,推动以“新城建”联动赋能城市更新、南沙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新城建产业与应用示范基地建设。保障城乡领域安全运行。抓严抓实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持续推进房屋建筑工程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强化行业执法和安全监管力度。严格落实自建房安全隐患销号管理,健全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大力保障房屋安全。全面深化管线保护网格化管理,加强地下管线保护。贯彻国家结建人防最新政策,进一步推动结建人防工程高质量发展,发挥人防工程的战备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四)以创新驱动为引领,推动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快推进智能建造试点,积极推动南沙等地布局智能建造产业园,引进建筑业龙头企业,逐步打造全链条产业生态。推动穗港澳工程建筑领域融合发展,力争出台推动港澳建筑工程企业和专业人士在穗开业执业制度文件,在南沙、黄埔试点工程管理制度港澳规则衔接。积极推动绿色建筑高等级、规模化发展。大力推动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新型工业化建造方式提质扩面,推动全市中型以上政府投资项目和居住建筑全面实施装配式建筑,试点建设模块化建筑,探索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2024年2月4日 13:46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