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M论文 │ 数字雄安CIM平台建设实践
来源丨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4 NO.24
发布丨 CIM小编
本文字数:524
阅读时间:2分钟
数字雄安CIM平台作为雄安新区数字基础设施“一中心四平台”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扮演着新区数字孪生城市建设的时空数据基底的重要角色,并为全国的数字孪生城市建设树立了示范标杆。
雄安新区根据《雄安新区智能城市专项规划》相关要求,结合新区各部门对时空数据的需求,以“聚要素”为突破口,通过开展CIM平台相关工作,建设标准统一的数据底座及能力开放、业务协同的空间基础平台,支撑各部门业务场景应用建设,促进城市规划建设治理全周期的数据动态更新、业务智能协同、决策高效精准,实现城市规划建设高水平管理和疏解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依据《雄安新区智能城市专项规划》,统筹推进“一中心四平台”的建设,CIM平台整体推进思路按照CIM1.0(以BIM、GIS数据汇聚为基础,整合城市多维多尺度信息模型数据,实现城市物理空间的数字映射,形成静态的数字城市)、CIM2.0(在CIM1.0基础上,协同新区物联网平台、视频一张网平台,打造新区全域互联感知体系,形成动态的智能城市)、CIM3.0(在CIM2.0基础上,以人工智能技术驱动城市虚实互动、智能交互,实现未来之城的智慧城市)依序开展。整体CIM平台建设规则如下:
(一)集约统建、服务共享
图1 新建片区地下管廊管线BIM
围绕雄安新区数字孪生“一张底图”的目标,通过打造统一开放的CIM基础平台,践行集约统建与服务共享的理念,全面提升新区各部门业务系统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和协同效应。将CIM平台打造成为新区各部门空间信息的集中载体,确保新区规划设计、综合管理、应急调度、疏解发展以及公共服务等关键领域的空间信息得以集中归集和统一共享,实现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同化管理,从而提高新区数字政府的运作效率和决策精准度。
图2 容东片区地上数字孪生图
(二)聚集要素、融通业务
图3 数字雄安技术框架图
在CIM平台建设过程中,数据底座建设和基础平台建设是两个相互关联但各有侧重的关键环节。数据底座建设聚焦于城市的各种空间数据和业务数据的全面集成。通过整合全域地上地下、室内室外、历史现状、未来风貌等多维度信息模型数据和城市感知数据,实现云上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生共长。同时,平台建设不仅仅是搭建技术框架,更重要的是将各部门业务流程、管理需求与底层数据有机融合,打破传统的数据孤岛,实现跨部门、跨系统的业务协同。
图4 数字雄安CIM平台
(三)支撑决策、赋能场景
CIM平台通过汇聚新区全域的空间地理信息、建筑信息模型、经济社会指标等多元数据资源,形成了全面立体的城市信息模型,为新区各部门提供精准的信息支撑。利用数据可视化、空间分析等功能,决策者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城市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作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CIM平台凭借开放接口实现了与其他业务系统的无缝对接,从而进一步拓展在各部门的应用场景。无论是智慧社区、智慧教育、智慧旅游等民生领域,还是招商引产、办会办展、千企雄安行、百校雄安行等社会经济活动,CIM平台都能为相关部门提供有力的空间决策支撑。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管理效率,也为雄安新区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CIM平台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数据底座建设、CIM基础平台采购、示范应用服务建设三方面。
(一)数据底座建设
CIM数据底座通过汇聚整合新区全域多时期的倾斜摄影、卫星影像、BIM模型、手工模型、地名地址等地上地下的二三维数据70TB,形成标准统一的空间数据成果,构建覆盖新区全域历史、现状和未来规划于一体的数字孪生城市底座,同时与新区人口、法人等数据进行挂接联动,形成关联关系数据库,进一步丰富CIM数据底座。
(二)CIM基础平台
结合新区各部门、疏解企业对空间数据服务与行业应用场景建设的需求,参考行业规范开发建设了CIM基础平台,实现数据赋能、空间分析、场景还原、服务运营等通用平台功能;同时与新区其他系统平台对接,实现数据汇集、融合、共享及业务间的协同,为构建新区国际领先的数字孪生城市奠定基础。
((三)示范应用服务
CIM示范应用坚持“以用为本、急用先行、逐步完善、持续推进”的原则,拓展CIM平台在规划建设、城市治理、疏解服务、产业发展等领域的应用,建设基于CIM平台的数字化建设协同平台、城市体检信息平台、产业招商大数据平台等特色应用,并面向新区各部门提供CIM平台服务,形成具有雄安特色的场景应用服务体系,助力新区打造高质量数字城市。
1.数字化建设协同平台。依托CIM平台数据底座能力,以数字孪生为理念,汇聚项目的BIM、GIS、IoT数据资源,构建一个与现实物理工程项目一一对应的数字三维工程项目,将传统的现场调度指挥的管理模式提升为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新型智能项目管理模式。通过碰撞分析、现场管理、远程调度等辅助决策,有效减少施工返工成本,保障工程建设周期,为容东片区、容西片区、雄东片区和启动区提供CIM技术保障。
图5 数字化建设协同平台
2.城市体检信息平台。城市体检信息平台为雄县搭建了城市体检的“指标库”和“全量数据库”,依托时空智能、AI知识问答、AI数据分析等技术,将雄县城市体检多源数据进行清洗与分析,实现城市体检数据在空间维度与时间维度的查询、过滤等,对城市体检中发现的异常指标进行分析与可视化告警,将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深度结合,对城市体检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评估,把城市体检发现的问题作为城市更新的重点,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补齐城市建设发展短板弱项,有针对性地开展城市更新。
图6 数字招商大数据平台
3.数字招商大数据平台。为了促进更多优质项目与新区产业资源的精准对接,构建新区孪生体与产业图谱一体化的数字招商服务大数据平台,全面服务于招商前、中、后各个阶段。为新区招商部门提供了从产业规划、产业图谱、资源推介到双招双引等全方位、全周期的项目服务,大幅提升了招商的精准度、规范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在产业园区方面,该平台已成功服务于雄安商务服务中心、雄安电建智汇城、科学园、华望城、联通产业园等五大园区,覆盖总建筑面积约550万平方米,实现了招商周期平均缩短30%,招商成本降低20%。
数字雄安CIM平台作为雄安新区数字基础设施“一中心四平台”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扮演着新区数字孪生城市建设的时空数据基底的重要角色,并为全国的数字孪生城市建设树立了示范标杆。该平台的创新管理涵盖了多个方面:
1.数字孪生城市理念:平台秉承数字孪生城市的理念,通过虚拟模型与实体城市的同步,实现对城市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和优化管理。
2.服务管理模式创新:为雄安新区量身定制的服务管理模式,通过平台提供全面的服务,支持新区的规划、建设和运营。
3.BIM数据概念创新:平台引入了6个BIM的数据概念,通过整合多源数据,为城市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4.关键技术创新:平台融合了GIS和BIM引擎技术,实现了空间数据和建筑信息的深度整合,推动了技术创新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总体而言,数字雄安CIM平台不仅为雄安新区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展现了数字孪生城市建设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