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 │ 初步建成住建领域CIM平台,加快打造贯通市区的住房城乡建设“一网智治”平台,推进数字住建“1 7 1 N”架构建设,

首页    CIM行业动态    重庆 │ 初步建成住建领域CIM平台,加快打造贯通市区的住房城乡建设“一网智治”平台,推进数字住建“1 7 1 N”架构建设,

来源丨重庆日报

发布丨CIM小编


本文字数:1421

阅读时间:2分钟

 

 
 
 
 

行业提“智”增效
高质量发展动力强劲

时值隆冬,位于江津区的重庆团结湖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以下简称“团结湖产业园项目”)却是“热度”和“速度”不减。工人们忙着进行外立面幕墙施工、机电安装、装饰装修,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团结湖产业园项目不仅是全国首批EOD(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试点项目之一,也是重庆市2023年首批智能建造试点项目之一。该工程之所以推进迅速,在于其应用BIM技术开展参数化设计,解决“错、漏、碰、缺”问题1050条,降低返工成本500万元;应用自研的数字化管理平台,提升管理效率50%,实现项目建造减碳30%;机器人技术在主体结构施工、装饰装修、质量检测等重要工序的应用,也帮助项目大大缩短了建设工期。

 

在重庆市,像团结湖产业园这样推行数字化、绿色化施工的项目还有许多。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市因地制宜发展建筑业新质生产力,围绕数字住建、智能制造做文章,持续推动行业提“智”增效,打造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

 

积极推进试点方面,重庆市按照“试点区县—示范企业—试点项目”的工作体系,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建设,推广建筑机器人等智能建造技术集成式、体系化、系统性应用。目前,全市已培育智能建造试点区县5个、示范企业10家、试点项目42个,推动10余款100余台(套)建筑机器人与智能施工装备落地应用。

 

 

政策扶持、资金激励方面,将建筑机器人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资金8000余万元,建设重庆智能建造研究院科创中心,集中攻关关键技术;筹集资金5000万元,成立重庆智能建造产业专项天使投资基金;出台《重庆市“机器人+”应用行动计划(2024—2027年)》,将“机器人+智能建造”作为重点发展方向……预计今年,全市与智能建造、建筑工业化相关的现代建筑产业产值将突破2900亿元。

 

深化区域合作方面,川渝两地通过标准互认、新技术推广目录等,促进两地建筑业技术进步。川渝两省市建立继京津冀之后全国第二个区域工程建设标准一体化发展机制,累计互认工程建设标准5部,在全国率先跨区域推广应用新技术58项。

 

加快数字赋能方面,推进数字住建“1+7+1+N”(即1个住建大脑、7大应用板块、1个数据底座)架构建设,加快打造贯通市区的住房城乡建设“一网智治”平台,努力形成全市住建业务“一张网服务、一张图治理、一平台调度”的整体智治体系,初步建成住建领域CIM平台。

 

数据印证了重庆市深入推进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工作的成效。重庆市通过强制推广和激励引导双向并举的机制,“十四五”以来,全市城镇新建民用建筑设计阶段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民用建筑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60%;累计组织实施绿色建筑1.18亿平方米,竣工绿色建筑约1.46亿平方米,组织实施高星级绿色建筑项目约1543万平方米。

 

随着重庆积极探索“数智融合”新路径,建筑业提质增效、绿色低碳发展的动能更足,不少建筑企业的实力增强,“走出去”步伐进一步加快。

 

前三季度,重庆市完成建筑业产值7230.2亿元,同比增长4.0%。其中,全市房屋建筑业实现产值超过4600亿元、增长3.4%;土木工程建筑业实现产值超过2000亿元、增长4.9%。1—9月,本地企业出渝承揽工程实现产值超过2000亿元、增长8.2%,占比达28%。

 

下一步,市住房城乡建委将继续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稳中求进中守正创新,全力以赴稳增长、促发展、谋创新,系统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推动住建领域经济运行全面提质提速,奋力谱写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2025年1月25日 15:56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