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M论文 │ 崂山区“慧”思考的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

首页    CIM论文    CIM论文 │ 崂山区“慧”思考的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

来源丨《中国建设信息化》

发布丨 CIM小编


本文字数:5091

阅读时间:4分钟

 
崂山区“慧”思考的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
 

 

韩青1,2  林海3   杨瀚霆1   张跃宁3   袁钏1

(1.青岛理工大学;2.城市信息模型(CIM)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3.青岛市崂山区电子政务和大数据中心)

 

 

【摘要】崂山区作为青岛市“新城建”试点区域之一,CIM基础平台已经达到试点验收要求。崂山区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汇聚海量多源异构数据,支撑大中小场景多元应用,为崂山区建设、运营、管理与服务提供统一的时空信息数字底座,赋能城管、执法、应急、交通、旅游等领域智慧化管理,为其他部门业务化应用提供支撑,以期为崂山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基础,实现崂山区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城市信息模型(CIM);多源数据;应用场景;青岛崂山区

【中图分类号】TU998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 住房城乡建设部研究开发项目“全国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一张图’动态监管技术——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例”(项目编号:2022-K-064)。

 

 

 

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是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先导性工程,对加快建设服务性政府意义重大。目前,云计算、大数据、大运算、人工智能、5G等前沿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和广阔的实现空间。基于数字孪生的城市信息模型(CIM)不仅是新时期城市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支撑城市全面智慧化发展的信息底座,是实现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重要途径[1]。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资源深度整合,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通过信息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建设基础性、关键性CIM基础平台,进而构建城市三维空间数据底板。推进CIM基础平台在城市建规管一体化和其他行业领域的应用,推进信息化与城镇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融合。

崂山区电子政务和大数据中心响应相关政策要求,结合崂山区现实需求打造崂山区CIM基础平台,为城市信息在三维空间和时间交织构成的四维环境中提供时空基础。平台以涵盖人、地、物、事、企等内容的综合数据库为底座,为各部门管理服务提供数据交换共享基础,实现基于统一时空基础下的国土空间规划全链条管理,包括城市增量建设区域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与城市已有区域的精细化协同管理。平台以数据“管家”、运营“中枢”的身份为社会管理与服务提供强大支撑,符合中央提出的“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保障数据安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总体要求,以崂山区CIM基础平台为基础实现从重物质向重人本转变、从重规模向重质量转变、从重速度向重效率转变,为崂山区的智慧城市建设奠定基础。

 

 

1
崂山区城市信息模型(CIM)总体架构

崂山区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定位为智慧城市建设所需的数字城市空间基础设施,是大场景的地理信息数据与小场景的BIM数据以及物联网动态数据的有机结合。平台将数据颗粒度细化到城市单体构建物内部的一个最小元素,基于物联感知设备的实时信息流反馈提升数字孪生城市感知能力,实现数据收集和聚合分析从静态到动态的跨越,是崂山新型智慧城市的基础性、关键性和实体性信息基础设施[5]

以轻量化、大容量、高并发、高可用CIM数据库框架、结构和内容体系为基础构建崂山区CIM基础平台。平台整合共享全区现有多源地理信息数据建构数字孪生CIM模型库,具备数据汇聚管理、数据查询及可视化、数据分析模拟和平台运维管理等功能。平台基于二次开发接口服务实现与青岛市CIM基础平台的对接与共享,并能与崂山区新型城市基础设施试点工作中建设的“CIM+”各应用项目的互联互通。平台为崂山区建设、运营、管理与服务提供全区统一的时空信息数字底座,为其他部门业务化应用提供支撑。

崂山区CIM基础平台包含数据中心和CIM门户两部分(见图1),支撑崂山区城市云脑区级中枢物联感知平台及城市综合运行平台的数字驾驶舱、协同指挥及其他业务应用。

图1 崂山区CIM基础平台总体架构

 
 
1.1 数据中心
 

CIM引擎通过运用轻量化和LOD技术,有效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加载与可视化展示。地上建筑和地下设施、室内室外场景都可以通过CIM引擎进行全面浏览。平台通过项目数据与模型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的持续叠加、更新与积累,用参数化和可视化的方式直观准确地展示分析的过程和结果,辅助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崂山区CIM基础平台数据涉及二维数据、三维数据和BIM模型等数据,并基于CIM三维引擎实现综合管理二三维数据及其可视化表达(见图2)。在数据存储阶段,平台按照数据类型进行分类储存。非GIS数据和二维GIS、三维GIS和BIM模型的要素数据存储在关系型数据库;三维GIS和BIM模型数据的瓦片数据,保存在非关系型数据库中,提高瓦片数据访问速度;遥感影像和电子地图的瓦片数据存在硬盘里。在数据管理阶段,平台采用一种新型三维空间数据模型,全面覆盖几何层、核心层和专题语义层,实现地上地下三维空间实体高效表达、空间对象多尺度表达以及面向建筑物、道路网络、地形地质体模型等的专题语义扩展。在数据可视化表达阶段,平台为实现地上下三维空间实体几何表达的统一,结合BIM的五级LOD对象,设计三维空间实体统一表达的几何对象模型,以适应城市“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需要。

图2 崂山区CIM基础平台数据中心架构

 
 
1.2 CIM门户
 

CIM门户包括数据融合层、业务能力层与服务门户层等(见图3)。数据融合层汇聚了地理模型、工程模型、工业模型、地质模型、CAD数据、视频数据、物联网数据和业务数据等多源异构数据,提供多源数据接入、地理空间数据整合加工、多源数据标准化及地理空间数据综合管理等能力;业务能力层提供GIS服务、服务引擎、地名地址服务、业务流监控、位置服务及服务建模等底层能力;服务门户层为上层应用提供基础地理空间数据服务管理、数据场景组装及发布、空间服务、服务资源和业务服务发布等数据及功能服务。

图3 崂山区CIM基础平台门户总体架构

2
崂山区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设计与实现

崂山区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包括全息展示基础应用、数据接入、数据融合转换、数据可视化、API服务等功能,支撑崂山区CIM基础平台多元场景应用。

 
 
2.1 全息展示基础应用
 

全息展示基础应用是崂山区CIM基础平台资源可视化展示分析的主要载体,提供二三维基本地图操作,呈现基础地理信息、专题地理信息及用户自定义显示信息等(见图4)。平台基于目录树的形式组织海量多源异构数据,并支持对多源地图的展示、切换、浏览等显示控制。

图4 多源数据可视化

 
 
2.2 数据接入
 

地理信息技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涉及到地理信息数据等相关数据标准、格式和应用多种多样。为实现多格式数据的统一管理,崂山区CIM基础平台数据接入系统对各类空间关联数据再组织和再关联,将城市数字化过程中会产生海量的多源异构三维数据及不同的设计软件产生的多格式数据文件转换为统一的数据模型,为上层应用提供更好的支撑。

 
 
2.3 数据融合转换
 

崂山区CIM基础平台多源数据融合转换系统集三维数据融合、轻量化和发布能力于一体,实现对多源数据的统一管理与一键式导入导出多源数据(见图5),并实现不动产、法人、自然资源与规划三大领域的数据融合上图,涵盖基础地理信息、地名地址、行业专题、不动产和三维单体模型等数据内容,涉及数据清洗、比对、整合、关联和产品加工等处理环节。

图5 多源数据空间化

 
 
2.4 数据可视化
 

平台数据可视化实现地形、影像、三维模型、BIM模型等海量多源异构数据的加载和高效渲染,支持对多源类型地图的展示、切换、浏览、图层的显示控制(见图6)。

图6 基于BIM模型的可视化操作

 
 
2.5 API服务
 

通过数据服务和开发API接口管理实现平台数据的集成与扩展,并提供二次开发接口、开发指南和示例DEMO,以便其他委办局可以基于CIM平台的数据和功能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定制开发基于CIM的应用。

3
崂山区城市信息模型(CIM)建设特色

崂山区CIM基础平台提供空间分析、数据模拟和系统运维管理的功能,将原来分散于各处的数据进行统一标识和管理,实现海量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和管理。在此基础上平台整合多源数据构建全息透视的数据场景,将各类信息与三维模型挂接并聚合分析实现多级别的动态数字化建模及时空模拟仿真。除此之外,平台通过自动投影功能将无人机低空摄影视频数据与实景三维模型无缝融合,助力CIM基础平台的动态感知与实时监测。平台通过网络运行平台与服务应用接口实现数据资源互通互联,满足数据汇聚、业务协同和信息联动的要求[6]

 
 
3.1 构建全息透视的数据场景
 

平台融合各类空间数据和管控要素实现二三维一体化、地上地下一体化、室外室内一体化(见图7)。包括对城市精细化模拟、地下空间数据和建筑信息模型(BIM)数据的整合,以达到更高效和精确的城市规划与管理[7]。平台集成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地形数据以及建筑物高度等信息,构建出真实的三维城市模型以直观地展示城市的立体空间结构。平台在园区与建筑单体层级汇聚建筑物的内部布局、功能分区、设施配置等信息实现室内室外一体化展现。

图7 全景数据场景显示

 
 
3.2 二三维模型与信息全集成
 

崂山区CIM基础平台具备将各种信息与三维模型进行挂接的功能,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其业务需求,将不同类型的信息与三维模型进行关联(见图8),实现物联网感知数据、公共专题数据、业务数据等与三维模型的集成[8]。管理人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自由选择并挂接各种数据源,实现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数据分析与展示。通过将这些信息与三维模型进行关联,管理人员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数据之间的关系,提高数据的分析和决策效率。

图8 二维地图和三维地图联动

 
 
3.3 模拟仿真,在数字城市试错,在物理城市执行
 

崂山区CIM基础平台具备从CIM 1 级到CIM 7 级的仿真模拟能力,能覆盖建筑单体到城市全域各种规模和层次,支撑城市设计、智慧社区、智慧园区和智慧管线等多种典型场景应用(见图9)。以CIM辅助城市设计为例,崂山区CIM基础平台支持地形开挖、天气模拟、行车模拟和天际线模拟等多种仿真功能,让设计师和管理者更加直观地理解和分析城市空间关系,预测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同时,平台还可以提供多种数据分析和模拟工具,帮助设计师们快速准确地评估不同设计方案的效果和可行性,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图9 模拟仿真示意图

 
 
3.4 多视频接入的无缝衔接和三维场景融合能力
 

崂山区CIM基础平台应用自动投影、校准和纠正等摄像算法以及视频拼接技术,为智慧城市更多应用场景夯实基础。基于自动投影功能,平台可以快速且准确地将视频中的内容投影到模型上进行分析和展示,提高数据的有效利用率(见图10);校准功能保证视频内容与实际场景的一致性,并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通过对视频中出现的形变和畸变进行修正,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融合摄像测量学算法和多视频衔接技术,平台实现对多个视频数据的联动处理和整合展示。

图10 三维视频融合示意图

4
结语

城市信息模型(CIM)是区域数字化转型重要的基础设施[9]。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CIM技术在政务信息化中凸显的优势越来越显著,极大地加快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本文介绍崂山区CIM基础平台的建设情况及特色,平台为崂山区建设、运营、管理与服务提供全区统一的时空信息数字底座,为其他部门业务化应用提供支撑,并实现与青岛市CIM基础平台的对接与数据交换共享。依托平台持续推动崂山区社会治理“一网通管”、基层社区“全线联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全面融合”,使城市更聪明更智慧,达到城市“慧”思考、产业“慧”融合和社会“慧”协同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党安荣,王飞飞,曲葳,等.城市信息模型(CIM)赋能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综述[J].中国名城,2022,36(01):40-45.

[2]余宝骏,汪凌汉,娄东军,等.基于CIM的“数字住建”物联网平台构建研究[J].中国建设信息化,2023(20):9-13.

[3]南京市:CIM平台实现城市一体展现[J].中国建设信息化,2023(09):22-24.

[4]刘长岐,孙中原,孙成苗,等.城市信息模型(CIM)政策及动态研究[J].建设科技,2021,(08):38-42.

[5]韩青,刘长岐,孙鹏,等.上合示范区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应用发展探索[J].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15):64-66.

[6]于静,杨滔.城市动态运行骨架——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J].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06):8-13.

[7]韩青,田力男,孙琦,等.青岛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J].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07):26-29.

[8]杨滔,杨保军,鲍巧玲,等.数字孪生城市与城市信息模型(CIM)思辨——以雄安新区规划建设BIM管理平台项目为例[J].城乡建设,2021,(02):34-37.

[9]杨滔,鲍巧玲,李晶,等.苏州城市信息模型CIM的发展路径探讨与展望[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23,15(02):1-5.

 
 
 
 

 

 

2024年7月15日 16:53
浏览量:0
收藏